《老年慢性病護理服務規范》
——第1部分:老年高血壓護理;
——第2部分:老年冠心病護理;
——第3部分:老年糖尿病護理;
——第4部分:老年癡呆護理;
——第5部分:老年帕金森護理;
——第6部分:老年骨關節病護理;
——第7部分:老年性白內障護理;
——第8部分:老年性耳聾護理;
——第9部分 :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;
第1部分:老年高血壓護理
1 范圍
本標準規范了老年高血壓病的定義、病因、癥狀、健康評估、護理診斷、護理措施、護理流程、護理質量評估。
本標準適用于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區域內養老機構、社區微養老、日間照料、居家養老護理服務。
2 術語和定義
2.1
老年高血壓
是指60歲以上的老人,非同日血壓持續在收縮壓≥140 mmHg和舒張壓≥90 mmHg三次以上者。老年高血壓是導致老人腦卒中、冠心病、充血性心力衰竭、腎衰竭和主動脈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。
3 病因
3.1 遺傳因素,大約60%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,30%~50%的高血壓患者有遺傳背景。
3.2 精神和環境因素,長期精神緊張、激動、焦慮,受噪聲或不良視覺刺激等。
3.3 年齡因素,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,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。
3.4 受生活習慣的影響,飲食結構不合理,如攝入過多鈉鹽、低鉀飲食、大量飲酒均可使血壓升高,吸煙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,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。
3.5 藥物的影響,如激素、消炎止痛藥等均可影響血壓。
3.6 其他疾病的影響,如肥胖、糖尿病、睡眠呼吸綜合征、甲狀腺疾病、腎動脈狹窄、腎臟實質損害、腎上腺占位性病變、嗜鉻細胞瘤、其他神經內分泌腫瘤等。
4 癥狀
4.1 有肢體麻木現象,一般是手指和腳趾的麻木,皮膚上像是有螞蟻爬過的感覺,有的患者還會出現頸部以及背部的肌肉的緊張、酸痛。
4.2 出現不知原因的煩躁以及心煩,心悸的癥狀,由于煩躁,影響睡眠,導致失眠。
4.3 全身癥狀通常表現為頭暈和頭痛,情緒特別容易激動、注意力不集中的癥狀,有的會伴有頸部的板滯。
4.4 腦部最明顯的癥狀就是頭痛、頭暈。因老人突然清醒高亢,疲勞乏力,或者天氣突然變冷、變熱、
停用降壓藥而導致。老人的血壓會急驟升高,而且還會出現劇烈頭痛、視力障礙等現象。
4.5 有冠心病、心衰、腦出血、腦血栓、腎功能衰竭、腦中風等并發癥。
5 健康評估
5.1 健康史
5.1.1 了解老人一般情況,包括姓名、年齡、性別、婚姻、民族、職業、籍貫、文化程度、宗教信仰。
5.1.2 了解老人生理情況,詢問有無頭痛、頭暈、煩躁心慌、氣促、胸悶、心前區疼痛等癥狀。
5.1.3 了解老人活動能力,是否缺乏體育鍛煉、社交活動等危險因素。
5.1.4 了解老人生活習慣,詢問睡眠質量、有無吸煙飲酒史。
5.1.5 詢問老人營養狀況,有無肥胖、高鹽、高脂飲食。
5.1.6 詢問老人曾患何種疾病、治療恢復情況、有無手術等。
5.1.7 了解老人有無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癥等家族病史。
5.2 身體狀況
5.2.1 高血壓患者中約5%左右無自覺癥狀。
5.2.2 早期有輕微的自覺癥狀,如頭痛、頭暈、失眠、耳鳴、煩躁、精力不集中、容易疲勞。
5.2.3 出現手指麻木、僵硬、四肢疼痛、頸背部肌肉酸痛緊張等并發癥。
5.2.4 心臟受累出現心慌、氣促、胸悶、心前區疼痛。
5.2.5 腎臟受累:夜間尿頻、多尿、尿液清淡。
5.2.6 腦出血會突然出現神志不清、呼吸深沉不規則、大小便失禁。
5.2.7 腦血栓會逐漸出現一側肢體活動不便、麻木甚至麻痹。
5.3 心理-社會狀況軀體癥狀影響不同程度緊張、抑郁,治療不當或效果不佳時,老人喪失信心,產生恐懼心理。
5.4 輔助檢查
5.4.1 依據24小時血壓監測,判斷血壓程度及血壓波動情況。
5.4.2 入住老人提供近年內體檢報告。
5.4.3 入住老人提供三個月內醫院就診病歷。
5.4.4 體檢報告、就診病歷作為老人入住評估的輔助資料。
5.4.5 如血、尿、便、生化全套、心肺、肝腎、內分泌功能等。
6 護理診斷
6.1 慢性疼痛:頭痛/與血壓升高有關。
6.2 有受傷的危險/與高血壓時眩暈、視物模糊或意識障礙、降壓藥引起低血壓反應有關。
6.3 焦慮與血壓不穩定或出現并發癥有關。
6.4 知識缺乏:缺乏高血壓的相關治療和保健知識。
6.5 潛在并發癥:心力衰竭、高血壓危象、腦血管意外等。
6.6 有摔倒、骨折、猝死的危險:與高血壓時眩暈、視力模糊或意識障礙、低血壓反應有關。
7 護理措施
7.1 注意事項
7.1.1 定期監測血壓,發現血壓急劇升高、劇烈頭痛、嘔吐、眩暈、煩躁、視物模糊、意識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,立即報告醫生。
7.1.2 飲食需適時定量,以清淡為主,給予低鹽低脂含鉀多、含鈣多的食物,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奶類、豆類等。
7.1.3 日常生活要有規律,避免過度勞累,保證睡眠充足,戒煙酒。
7.1.4 避免情緒激動、過度緊張、焦慮。
7.1.5 指導老人堅持鍛煉身體,增加體力活動,如散步、氣功、太極拳、跳舞等。
7.1.6 遵醫囑服藥,不可因病情好轉隨意自行停藥或減藥。
7.2 健康宣教
7.2.1 少量多餐、忌暴飲暴食,避免油炸食品,限制含咖啡因飲料,保持大便通暢。
7.2.2 運動量要適度,每天“三個半小時”,即早起來運動半小時,午睡半小時,晚上慢走半小時。
7.2.3 指導老人感到頭暈、眼花時臥床休息,并及時告知養老護理人員。
7.2.4 指導老人預防體位性低血壓、腦缺氧、摔倒、骨折等,減少腦中風、猝死的發生。
7.2.5 監測血壓變化并記錄,血壓升高及時報告醫護人員查找原因給予處理或到醫院就診。
7.3 心理護理
7.3.1 指導老人注意調整情緒,保持心情舒暢和心態平衡。
7.3.2 避免情緒激動、過度緊張和焦慮。
7.3.3 針對老人不同心理狀態,給予必要解釋和安慰,幫助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。
8 護理流程
護理時應按下列時間做相應的護理事項:
a) 6:00 了解老人夜間神志、生命體征、睡眠、大小便等情況;
b) 7:00 協助老人洗漱、打開水、整理床單位;
c) 8:00 測量血壓、晾水、協助老人吃早餐、吃藥,做好交班準備;
d) 9:00 按摩、功能鍛煉、聽音樂;
e) 10:00 晾水、協助老人飲水、如廁、休息、看電視或看報紙;
f) 11:00 協助老人洗手,做好飲食護理,囑咐細嚼慢咽,防止嗆咳;
g) 12:00 晾水、協助老人吃藥、翻身、拍背、按摩,預防并發癥;
h) 13:00 保持房間安靜、協助老人休息;
i) 14:00 為老人洗臉、洗手、協助排泄;
j) 15:00測量血壓、功能鍛煉、聽音樂、活動、做健康宣教;
k) 16:00 打開水、晾水、協助老人飲水、如廁、休息、看電視或看報紙;
l) 17:00 協助老人洗手,做好飲食護理;
m) 18:00 晾水、協助老人吃藥、翻身、拍背、按摩,預防并發癥;
n) 19:00 測量血壓、功能鍛煉、聽音樂;
o) 20:00 協助老人飲水、看電視或看報紙;
p) 21:00 協助老人排泄、為老人泡腳、擦浴、協助休息;
q) 22:00~5:00 結合病情做好夜間護理,觀察老人睡眠及其他情況;
r) 6:00協助老人洗漱、打開水、整理床單位。
9 質量評估
9.1 能有效控制血壓,頭痛等癥狀緩解。
9.2 學會自我防護知識,能夠避免意外及身體傷害。
9.3 能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,消除或緩解焦慮。
9.4 能描述高血壓的預防、保健及用藥知識、堅持合理飲食、運動治療及堅持長期合理用藥。
無并發癥發生。
第2部分:老年冠心病護理
1 范圍
本標準規范了老年冠心病的定義、病因、癥狀、健康評估、護理診斷、護理措施、護理流程、護理質量評估。
本標準適用于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區域內養老機構、社區微養老、日間照料、居家養老護理服務。
2 術語和定義
2.1
老年冠心病
冠心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,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,造成心肌缺血、缺氧或壞死,導致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,稱冠心病。
3 病因
3.1 本病多見于40歲以上的人,冠心病的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。
3.2 男性較多見,男女發病率的比例約為2∶1,女性在絕經期后發病率迅速增加。
3.3 有冠心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脂血癥家族史者,冠心病的發病率增加。
3.4 性格上爭強好勝、競爭性強、精神過度緊張者有較高的冠心病患病率。
3.5 飲食習慣:進食高熱量、高動物脂肪、高膽固醇、高糖飲食易患冠心病。
3.6 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,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。
3.7 肥胖可促進三高的發生發展而間接影響冠心病。
3.8 吸煙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,吸煙者冠心病的患病率比不吸煙者高5倍。
3.9 長期大量飲酒能損傷心臟、血管、肝臟等臟器功能,可致酒精性心肌病、肝硬化、高血壓的發生。
4 癥狀
4.1 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后,心前區悶痛,緊縮樣疼痛,持續時間較短,休息后能自行緩解。
4.2 在體力活動時有胸悶、心悸、氣短的癥狀,一般休息時會有所緩解。
4.3 在運動時有頭痛、牙痛、腿痛癥狀。
4.4 在飽餐、寒冷或看驚險影片時有胸痛、心悸的癥狀。
4.5 聽見噪音會有心慌、胸悶的癥狀。
4.6 在熟睡、白天平臥時出現胸痛、心悸、呼吸困難的癥狀,坐起后癥狀緩解。
4.7 在用力排便時心慌、胸悶、氣急、胸痛不適癥狀。
4.8 夜晚睡眠枕頭低時有胸悶憋氣的感覺。
5 健康評估
5.1 健康史評估
5.1.1 老年心絞痛因勞累、激動、飽餐、受寒、缺乏體育鍛煉、社交活動減少引起,常在休息或睡眠
中發生。
5.1.2 了解老人姓名、年齡、性別、婚姻、民族、職業、籍貫、文化程度、宗教信仰。
5.1.3 詢問老人有無胸悶、氣短、心前區疼痛等癥狀。
5.1.4 是否缺乏體育鍛煉、社交活動等危險因素。
5.1.5 詢問睡眠質量、有無吸煙飲酒史。
5.1.6 詢問有無肥胖、消瘦、營養不良等癥狀。
5.1.7 詢問曾患何種疾病、治療恢復情況、有無手術等。
5.1.8 了解老人有無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癥等病史身體狀況。
5.2 身體狀況評估
5.2.1 老年心絞痛表現不典型、以不穩定性心絞痛居多。疼痛部位是牙齒以與上腹部之間任何部位,疼痛程度較輕,有氣促、疲倦、喉部發緊、左上肢酸脹、胃灼熱等癥狀。
5.2.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胸痛表現不典型,尤其是伴有糖尿病的高齡老人可無胸痛,有的老人表現為牙、肩、腹等部位的疼痛或出現胸悶、惡心、休克、意識障礙等癥狀。
5.2.3 老年人并發癥多,隨年齡增長,冠心病發病率逐年增長,高于中青年。
5.3 心理-社會狀況
5.3.1 退休在家,脫離社會,易產生孤獨、自卑心理。
5.3.2 性格上爭強好勝,對家庭期望值高,易產生失落感。
5.3.3 心絞痛發作時的瀕死感、頻繁、復發易產生焦慮、恐懼的心理反應。
5.4 輔助檢查
5.4.1 心電圖顯示,ST-T呈弓背樣抬高,無病理性Q波。
5.4.2 心肌酶老人顯示與中青年不同,肌酸激酶(CK)、天門冬酸氨基轉移酶(AST)及乳酸脫氫酶(LDH)峰值延遲出現,持續時間長,肌酸激酶峰值低。
6 護理診斷
6.1.1 疼痛與心肌缺氧、缺血、壞死有關。
6.1.2 焦慮與疼痛及對預后的憂慮有關。
6.1.3 活動無耐力與缺氧及長時間臥床有關。
6.1.4 恐懼與疼痛產生的瀕死感有關。
6.1.5 潛在并發癥有心率失常、休克、心梗、猝死的危險。
7 護理措施
7.1 注意事項
7.1.1 及時測量生命體征,心率和心律,有無心律失常。
7.1.2 注意休息,保暖、情緒穩定,保持良好的心態。
7.1.3 飲食上注意高蛋白、高維生素、高纖維素、低脂、低鹽飲食。
7.1.4 控制高脂血癥、高血壓、糖尿病,減輕心前區疼痛。
7.1.5 保持大便通暢,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;多吃新鮮的瓜果、蔬菜,促進腸蠕動。
7.1.6 遵醫囑按時服藥,常備緩解心絞痛藥物,以備改善心肌缺血、缺氧癥狀急需。
7.1.7 按時睡眠、注意睡姿:右側或半臥位,睡前不宜看驚險或緊張的電視、電影。
7.1.8 根據病情康復選擇適當地活動,防止下肢血栓形成。
7.2 保健宣教
7.2.1 注意勞逸結合,防止因勞累造成心慌氣短或心絞痛、心梗。
7.2.2 活動要循序漸進,持之以恒,不劇烈運動,防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。
7.2.3 活動時避開心臟病發作“高峰期”如上午6~9時,安排在晚上或下午。
7.2.4 控制體重,預防肥胖,防止三高,每日食鹽不超過5克。
7.2.5 避免飽餐、喝濃茶、咖啡、抽煙、喝酒。
7.2.6 高溫、寒冷季節減少活動量,防止血管收、縮造成冠狀動脈供血不足。
7.3 心理護理
7.3.1 尊重、關心、鼓勵、安慰老人,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。
7.3.2 穩定老人情緒,指導放松、分散注意力,必要時遵醫囑給藥。
7.4 急救方法
7.4.1 靜臥,采用平臥或半臥位,避免用力,不隨意搬動,保持安靜。
7.4.2 安慰老人,盡量放松、避免精神刺激。
7.4.3 舌下含硝酸甘油及阿司匹林,方法是不喝水、不下咽,讓藥在舌下融化。
7.4.4 撥打120的同時,通知家屬,有條件者吸氧、止疼。
8 護理流程
護理時應按下列時間做相應的護理事項:
a) 6:00協助老人穿衣、晾水、喝水、如廁、洗漱;
b) 7:00打開水、晾水、做早餐前準備,指導進食;
c) 8:00協助如廁、穿衣、喝水,準備交班;
d) 9:00協助老人吃藥開窗通風,安排活動、功能鍛煉、穴位按摩;
e) 10:00關窗戶,做好疾病、飲食、肢體活動、功能鍛煉、健康宣教;
f) 11:00扶老人回房間如廁、喝水、看電視、打開水、做餐前準備;
g) 12:00協助老人洗手,飲食護理、觀察老人午餐入量、速度、囑細嚼慢咽,防止嗆咳;
h) 13:00協助老人如廁、洗手、午休、保持房間安靜;
i) 14:00協助老人起床、喝水、吃藥、如廁,測量血壓、心率;
j) 15:00安排老人活動、聽養生音樂、吃水果;
k) 16:00做好疾病、飲食、肢體活動、功能鍛煉、健康宣教;
l) 17:00扶老人回房間如廁、喝水、看電視、打開水、做餐前準備;
m) 18:00協助老人洗手,飲食護理、觀察老人晚餐入量、速度、囑細嚼慢咽,防止嗆咳;
n) 19:00安排老人活動、聽養生音樂、穴位按摩;
o) 20:00測量血壓、心率,協助老人飲水、看電視或看報紙;
p) 21:00協助老人排泄、為老人泡腳、擦浴、協助休息;
q) 22:00~5:00做好夜間護理,巡視、觀察老人睡眠及其他情況;
r) 6:00協助老人穿衣、晾水、喝水、如廁、洗漱、測生命體征。
9 質量評估
9.1 通過生命體征的觀察和測量,沒有發生心律失常。
9.2 護理措施實施后,老人病情、情緒穩定,心態良好。
9.3 飲食合理,復查生化全套無三高指標,大便通暢無便秘。
9.4 用藥合理,24小時后再未發生心絞痛,活動耐受力提高。
9.5 經健康宣教,老人入睡有所改善,但偶有睡眠欠佳。
根據病情指導老人床旁擇適當地活動,未發生肢體血栓。